| , 站庄松尾闾四步功 动功与内家拳都注重松腰胯,但罕有谈及松尾闾者。然尾闾能运动周身之阳气。依紫阳八脉经,阳维脉就在这里。尾闾不松则气难以灵动。在尾骨与 骨相接处有穴名腰俞,即腰部气血转输之处。前贤云:“欲松腰胯舍尾闾而何求”。现将松尾闾四步功介绍如下。 1.垂尾闾:按前述三心并站庄练法的要求,尾闾下垂,呈似坐非坐相。能否练好垂尾闾的关键在于尾闾下垂指向地面的位置是否正确。初练功者下蹲程度小,尾闾与指地点的联机成一向后的斜线,随下蹲的程度加大,其联机亦渐趋垂直,待成垂直线时,即可转入第二步功法。 2.泛臀:继上式,两足平行站立,上身不动,两股骨头(髋关节部)向外后撑,膝内扣微微内收,大腿根内侧放松,向后收,臀向后突(上身勿前倾),但不是上翘。这一动作可以拔开腰骶关节,松开臀后面的骶髂关节(这是一个假关节,除妇女妊娠后期外,一般不能松动),从而使臀向后、外泛(亦做翻)张,至骶髂关节能松动,即可转入第三步功法。 3.扣尾闾:随着泛臀的练习与下蹲程度的增加,尾闾逐渐移到指地点的后面,尾闾与指地点的联机呈向前倾斜的直线,于是尾闾从下垂状态变成向前扣的状态。指地点可以从三角形中点渐向前移,直至两足联机中点。待下蹲到大腿呈水平状时,即可进入第四步功法。 4.转尾闾(亦叫尾闾划圈):两足尖稍向外撇,两手向前或侧平举开始尾闾做前后划弧摆动,继而做左右划弧摆动,最后做转圈动作。此式微与形神庄中的转腰涮胯动作似同实异。彼是力催形动,转动整个骨盆;此乃丹田气动,转动仅在尾闾。古人把尾闾转动喻为钟锤、钟摆,一是表明其重视程度,一是为保密。须知这是腰胯全松以后之事:尾闾灵动自如,气机圆活无滞,已达全身一家、意气合一之境界;与开始即以意念为用而调动一些混元气不可混同。(广州太极拳 广州太极拳学习 广州太极拳培训 广州少儿武术 广州八卦掌 道家养生功 道家文化)
|